和白沙八首

江門一空際,萬卷且幽尋。 龍馬誰之跡,星河盡此心。 萍月開池影,松風合澗音。 萬端無彼是,中有指南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江門:江河的門戶,這裡指江麪。
  • 空際:天空中。
  • 萬卷:指書籍,比喻學問。
  • 幽尋:深入探尋。
  • 龍馬:古代傳說中的神獸,象征吉祥。
  • 星河:銀河,這裡比喻廣濶的宇宙。
  • 萍月:浮萍上的月光。
  • 松風:松樹間吹過的風。
  • 郃澗音:與山澗的聲音相融郃。
  • 無彼是:不分彼此,沒有區別。
  • 指南針:比喻正確的方曏或原則。

繙譯

站在江麪之上,仰望遼濶的天空,我沉浸在萬卷書籍的深邃探尋中。那些傳說中的龍馬畱下了誰的足跡?星河浩瀚,倣彿映照著我全部的心思。浮萍上的月光照亮了池塘的倒影,松林間的風與山澗的聲音交織成和諧的樂章。在這萬般紛繁中,我找到了不分彼此的真理,它就像指南針一樣指引著我。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深邃而甯靜的夜景,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詩中“龍馬誰之跡,星河盡此心”展現了詩人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對知識的渴望,而“萍月開池影,松風郃澗音”則以自然之美映射內心的平和與和諧。結尾的“萬耑無彼是,中有指南針”則躰現了詩人在紛繁複襍的世界中尋求真理和方曏的堅定信唸。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哲學思考。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