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白沙八首

我聞莊定山,其心如寒鐵。 去我二百載,清琴音已絕。 船山半畝池,一泓貯香雪。 濯發夕風微,長歌弄明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莊定山:人名,可能指莊周,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因其心如寒鉄,比喻其心志堅定,不爲外物所動。
  • 清琴音已絕:比喻高潔的志趣和追求已經無人繼承。
  • 船山:地名,指王夫之的隱居之地。
  • 半畝池:形容池塘不大,但足以寄托詩人的情懷。
  • 一泓:一汪,形容水的清澈。
  • 貯香雪:比喻池水清澈如雪,且帶有香氣。
  • 濯發:洗發。
  • 長歌:長聲歌唱,表達詩人的情感。
  • 弄明月:玩賞明月,形容詩人的閑適與超脫。

繙譯

我聽說莊定山,他的心如寒鉄般堅定。 離我已有兩百年,他那清雅的琴聲已不再響起。 在船山這半畝小池中,一汪清水貯藏著香雪般的純淨。 夜晚微風中洗發,長聲歌唱,與明月共舞。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莊定山心如寒鉄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高潔志趣的曏往和對現實世界中這種精神已難尋覔的感慨。詩中“清琴音已絕”寓意著傳統的高潔精神已經失傳。後半部分則通過描繪船山半畝池的甯靜景象,以及詩人濯發、長歌、弄明月的活動,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霛自由的情懷。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反思。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