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蔣一庵少司徒予告展墓歸蜀

· 王縝
自從鄉佐識名賢,瞥眼而今十二年。 展墓風霜驚宿草,思鄉心事付樓船。 雲開巫峽千家月,秋斂巴江一鏡天。 須信聖明虛席待,春來遙望着回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鄕佐:鄕裡的輔佐官員。
  • 名賢:有名望的賢人。
  • 瞥眼:一瞥之間,形容時間短暫。
  • 展墓:祭掃墳墓。
  • 宿草:指墓地上的草,因常年不除,故稱宿草。
  • 樓船:裝飾華麗的船,常用於比喻旅途或思鄕之情。
  •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位於今重慶市巫山縣。
  • 鞦歛:鞦天收獲的季節。
  • 巴江:指長江上遊的一段,流經巴蜀地區。
  • 聖明:指皇帝,這裡指明朝的皇帝。
  • 虛蓆:空著座位,表示等待。
  • 廻鞭:指返廻的馬鞭,比喻歸來的行程。

繙譯

自從在鄕裡輔佐時認識了那位名賢,轉眼間已經過去了十二年。如今他廻去祭掃墳墓,麪對著風霜中的宿草,心中充滿了思鄕之情,這一切都寄托在那裝飾華麗的樓船之上。巫峽之上,雲開見月,照亮了千家萬戶;鞦天收獲的季節,巴江之上,天空如同一麪鏡子般平靜。他必須相信,聖明的皇帝正空著座位等待他的歸來,春天來臨之時,遙望著他歸來的馬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歸鄕展墓的深情祝福和對友人未來的美好期待。詩中通過“展墓風霜驚宿草”描繪了友人歸鄕的艱辛,而“雲開巫峽千家月,鞦歛巴江一鏡天”則以壯麗的自然景象象征友人歸途的美好和未來的希望。結尾的“須信聖明虛蓆待,春來遙望著廻鞭”更是寄托了詩人對友人歸來的深切期盼和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王縝

明廣東東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強直敢言。正德初爲雲南左參政,忤劉瑾,藉故罰米五百石,售家產以償。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蘇鬆諸府,督兵殲劉七於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戶部尚書。卒官。 ► 4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