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省參白輔之輔之與之偕行因出中秋詩倚韻奉答

· 王縝
秋高涼露洗炎歊,月朗風輕霧氣消。 天上玉樓開寶鏡,人間仙客遇藍橋。 詩從古調驚春雪,路藉南行嘆黍苗。 百歲此宵能幾許,玲瓏試聽小童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炎歊(xiāo):熱氣。
  • 玉樓:指仙境中的樓閣,比喻月宮。
  • 寶鏡:比喻月亮。
  • 藍橋:傳說中的仙境,比喻美好的相遇之地。
  • 古調:指古代的曲調,這裏比喻詩的格調高雅。
  • 春雪:比喻詩句清新脫俗。
  • 黍苗:黍子(一種糧食作物)的苗,這裏比喻旅途中的艱辛。
  • 玲瓏: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翻譯

秋高氣爽,涼露洗滌了炎熱的氣息,月亮明亮,風輕霧散。 天上的月宮如同開啓了寶鏡,人間的仙客在藍橋相遇。 詩句如同古代的曲調,驚動了春天的雪,旅途南行,感嘆着黍苗的艱辛。 百年的夜晚能有幾次這樣的美好,清脆悅耳地試着聽小童的歌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清新景象,通過「秋高涼露」、「月朗風輕」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神祕的氛圍。詩中「天上玉樓開寶鏡」與「人間仙客遇藍橋」形成對比,展現了天上人間的奇幻與美好。後兩句通過對「古調」與「春雪」、「南行」與「黍苗」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旅途艱辛的感慨。結尾的「百歲此宵能幾許」和「玲瓏試聽小童謠」則透露出詩人對生命短暫和美好瞬間的深刻感悟。

王縝

明廣東東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強直敢言。正德初爲雲南左參政,忤劉瑾,藉故罰米五百石,售家產以償。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蘇鬆諸府,督兵殲劉七於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戶部尚書。卒官。 ► 4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