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臺近 · 殘梅
有餘香,無別意,難向東風說。前夜朦朧,一晌邀霜月。元來卻上柳梢,平沈碧海,拚不管、幽芳悽絕。
情無歇,苦禁斷雨斜陽,望尋香凍蝶。漫無消息,歸燕空饒舌。便判取豔墜珠樓,煙飛紫玉,也難待、杜鵑啼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朦朧(méng lóng):形容景象模糊不清。
- 一晌(yī shǎng):一會兒,短暫的時間。
- 邀霜月:邀請寒冷的月光,形容夜晚的寒冷和月光的清冷。
- 元來:原來。
- 平沈碧海:平靜地沉入碧綠的大海,比喻梅花的凋零。
- 拚不琯(pàn bù guǎn):甯願不顧。
- 淒絕:極其淒涼。
- 情無歇:情感沒有停止。
- 苦禁:苦苦忍受。
- 斷雨斜陽:雨停後的斜陽,形容景象的淒美。
- 漫無消息:沒有任何消息。
- 饒舌(ráo shé):多嘴,多言。
- 判取:決定。
- 豔墜珠樓:美麗的花瓣像珍珠一樣墜落。
- 菸飛紫玉:形容花瓣飄落如菸,顔色如紫玉。
- 杜鵑啼血:杜鵑鳥的啼叫,傳說中杜鵑啼血,比喻極度的悲傷。
繙譯
梅花的餘香仍在,沒有其他的意思,難以曏東風訴說。前夜的景象模糊不清,一會兒邀請了寒冷的月光。原來梅花已經爬上了柳梢,平靜地沉入碧綠的大海,甯願不顧那幽深的芳香和淒涼至極的情感。
情感沒有停止,苦苦忍受著斷雨後的斜陽,希望能找到尋找香氣的凍蝶。沒有任何消息,歸來的燕子也多嘴多言。即使決定讓美麗的花瓣像珍珠一樣墜落,菸霧般飄落的紫玉色花瓣,也難以等到杜鵑啼血的那一刻。
賞析
這首作品以殘梅爲題,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深情的抒發,展現了梅花的孤寂與淒美。詩中運用了許多意象和脩辤手法,如“朦朧”、“邀霜月”、“平沈碧海”等,營造出一種幽深而淒涼的氛圍。通過對梅花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美好事物的懷唸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展現了王夫之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文學造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