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放言
我自非卿法,何事爲卿愁。非卿之法,卿抑可不爲吾憂。若汝三更半覺,而肯一參萬歲,月也應含羞。弄影浮雲上,圓缺總清秋。
數花須,黏柳絮,汝風流。差排蟻國,蝦島立地鳳麟洲。既道尼山出世,又召東山入夢,鏡裏是真頭。烱烱明看汝,更上一層樓。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更半覺:三更,即半夜;半覺,半睡半醒。
- 參萬歲:參,參悟;萬歲,指長遠的時間。
- 弄影:指月影。
- 數花須:數,細數;花須,花蕊。
- 黏柳絮:黏,粘附;柳絮,柳樹的種子,帶有白色絨毛。
- 差排蟻國:差排,安排;蟻國,比喻微小的國家或地方。
- 蝦島:比喻小島。
- 鳳麟洲:神話中的仙島。
- 尼山:指孔子,孔子出生於尼山。
- 東山:指隱居之地,也指謝安。
- 烱烱:明亮的樣子。
翻譯
我自然不是你的法則,何必爲你而憂愁。不是你的法則,你也不必爲我擔憂。如果你在三更半夜半睡半醒之間,願意參悟長遠的時間,月亮也應該感到羞愧。月影在浮雲之上搖曳,無論圓缺,總是清秋的景象。
細數花蕊,粘附柳絮,你的風流韻事。安排小小的蟻國,在蝦島上立地成仙島。既然說孔子出世,又召謝安入夢,鏡中的頭顱是真實的。明亮地看着你,更上一層樓。
賞析
這首作品以超脫的視角探討了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通過「我自非卿法,何事爲卿愁」表達了作者對於個人情感與法則的獨立思考,強調了自我與外界的分離。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三更半覺」、「參萬歲」、「弄影浮雲上」等,構建了一個既神祕又富有哲理的意境。結尾的「烱烱明看汝,更上一層樓」則展現了作者對於追求更高境界的嚮往和決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作者對於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洞察。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燭影搖紅 · 十月十九日 》 —— [ 明 ] 王夫之
- 《 徐合素自南來抵郡城遠訊船山代書答之尊世父闇公從海上卒於嶺表廿餘年矣因寓我尚爲人之嘆 》 —— [ 明 ] 王夫之
- 《 花詠八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擬阮步兵詠懷二十四首 其八 》 —— [ 明 ] 王夫之
- 《 休洗紅 》 —— [ 明 ] 王夫之
- 《 追和王百穀梅花絕句十首 》 —— [ 明 ] 王夫之
- 《 爲晉寧諸子說春秋口占自笑四首 》 —— [ 明 ] 王夫之
- 《 賀新郎 · 用韻寄題翠濤山居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