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虛詞四首

歷歷白榆中,飄颻雙玉童。 神宮開太一,仙路接崆峒。 子晉仍驂鶴,浮丘亦駕鴻。 不須能縮地,萬里自乘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歷歷:清晰分明。
  • 白榆:指星星,古代常以白榆喻星辰。
  • 飄颻:飄動搖曳的樣子。
  • 玉童:仙童。
  • 太一:古代指宇宙最原始的終極力量或神。
  • 崆峒:山名,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子晉:傳說中的仙人。
  • 驂鶴:騎鶴。
  • 浮丘:傳說中的仙山。
  • 駕鴻:騎鴻雁,指仙人飛行。
  • 縮地:神話中能使地縮短的法術,比喻快速移動。
  • 乘風:乘風而行,指飛行。

繙譯

在清晰分明的星辰之中,飄動搖曳著兩位仙童。 神宮開啓了通往終極力量的道路,仙路連接著崆峒山。 子晉仙人騎著鶴,浮丘仙山上的仙人也駕著鴻雁飛行。 不需要使用縮地的法術,就能乘風飛行萬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飛行的畫麪,通過使用豐富的神話元素和生動的動詞,如“飄颻”、“驂鶴”、“駕鴻”,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的仙境氛圍。詩中“不須能縮地,萬裡自乘風”表達了仙人飛行的自由與超然,躰現了詩人對於仙境生活的曏往和對於自由飛翔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神秘與浪漫的色彩。

王立道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懋中,號堯衢。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有《具茨集詩文》。 ► 6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