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雙髻峯

拾級千尋上,登臨一倍難。 日斜雙樹徑,雲滿曼花壇。 龍雨腥還合,佛燈青欲殘。 振衣情不愜,北望暮雲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拾級:一步一步地登上臺階。
  • 千尋:形容極高的樣子。
  • 雙樹:指兩棵樹。
  • 曼花壇:指花壇,曼花可能指某種美麗的花。
  • 龍雨:形容雨勢大,如同龍在降雨。
  • 佛燈:寺廟中的燈火。
  • 振衣:整理衣襟,常表示準備離開或心情不寧。
  • :滿意,舒適。

翻譯

一步一步地登上極高的臺階,再次登臨感覺比以往更加困難。 太陽斜照在兩棵樹之間的小徑上,雲霧瀰漫在花壇周圍。 雨勢如龍般猛烈,空氣中還帶着腥味,寺廟的燈火即將熄滅,顯得青幽幽的。 整理衣襟,心情並不舒暢,北望遠方,只見暮色中的雲彩帶着寒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重登雙髻峯時的所見所感。詩中,「拾級千尋上」一句,既表現了山峯的高峻,也反映了登山的艱辛。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繪,如「日斜雙樹徑」、「雲滿曼花壇」,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祕的氛圍。而「龍雨腥還合,佛燈青欲殘」則進一步以雨和燈爲媒介,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感。最後兩句「振衣情不愜,北望暮雲寒」,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憂鬱,以及對遠方的無限嚮往和思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