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夜楓林初下葉,清秋弦月欲生華。 涼凝露草流螢緩,雲斷西峯大火斜。 藏壑餘生驚逝水,迷津天上惘星槎。 興亡聚散經心地,高柳蕭森隱荻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弦月:呈半圓形的月亮。
  • 生華:顯現出光彩。
  • 涼凝:清涼凝聚。
  • 流螢:飛行的螢火蟲。
  • 大火:指心宿二,又稱「大火星」,是天蠍座的主星。
  • 藏壑:隱藏在山谷中。
  • 餘生:剩餘的生命。
  • 逝水:流逝的水,比喻時間的流逝。
  • 迷津:迷失方向的渡口,比喻人生的迷茫。
  • 星槎:星星的船,比喻遙遠的夢想或希望。
  • 蕭森:蕭瑟淒涼的樣子。
  • 荻花:荻草的花,常用來象徵秋天的蕭瑟。

翻譯

夜幕初降,楓林中落葉初下,半圓的月亮在清秋之夜顯得分外明亮,似乎要綻放出光彩。清涼的露水凝聚在草葉上,飛行的螢火蟲緩緩移動,雲層斷開,西邊的山峯上,心宿二斜斜地掛在天際。隱藏在山谷中的生命,對時間的流逝感到驚訝,迷失在人生的渡口中,對遙遠的夢想感到迷茫。經歷了興亡聚散,心靈經受了考驗,高高的柳樹和淒涼的荻花在夜色中顯得格外蕭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通過楓葉、弦月、露草、流螢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略帶憂鬱的氛圍。詩中「藏壑餘生驚逝水,迷津天上惘星槎」表達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迷茫的深刻感受,體現了對生命無常和人生意義的沉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細膩觀察與深刻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