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行送陸白庵同年使周藩
大梁自昔稱中土,屹屹重城壯天府。
險塞何須數崤谷,膏腴寧復論鄠杜。
城中日暮起歌鐘,五千戶邑擅侯封。
樊樓燈火晃清晝,平臺車馬如游龍。
驅車走馬遙相索,意氣千金輕一諾。
貰酒春城百步喧,呼鷹秋苑雙鶬落。
夷門西望日蒼蒼,修竹依然見故牆。
行人不解思公子,父老猶能說孝王。
孝王本出帝王家,園池賓客盛豪華。
鄒枚獻賦騁文藻,勝詭進說生陰邪。
一朝漢法不相假,斧質隨來赤墀下。
旌旗無復兔苑遊,蔓草鳴蟬自春夏。
吁嗟盛衰各有時,古人遺蹟今人悲。
子長自是好奇士,君到梁園早寄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梁:古地名,今河南省開封市。
- 崤谷:古地名,位於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南,是古代的險要之地。
- 鄠杜:古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以肥沃著稱。
- 樊樓:古代開封城內的一座著名酒樓。
- 平臺:指古代貴族的遊樂場所。
- 貰酒:賒酒。
- 雙鶬:雙鳥,這裏指獵物。
- 夷門:古代開封的東門。
- 鄒枚:指鄒陽和枚乘,兩人都是西漢時期的文學家。
- 勝詭:指勝過詭計,這裏可能指某種政治手段或策略。
- 赤墀:宮殿前的紅色臺階。
- 子長:司馬遷的字,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
翻譯
大梁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的中心,堅固的城市壯麗如天府。 不必數說崤谷的險要,肥沃之地也不輸給鄠杜。 城中日暮時分歌聲鐘聲響起,五千戶的封地獨佔侯爵的榮耀。 樊樓的燈火照亮了清朗的白天,平臺上的車馬如游龍般繁忙。 驅車走馬四處尋訪,千金一諾輕易許下。 春城百步之內喧鬧賒酒,秋苑中呼鷹獵鳥雙雙落下。 西望夷門,日暮時分蒼茫一片,修竹依舊映照着舊牆。 行人不解思索着公子,父老們仍能說起孝王的故事。 孝王出身帝王之家,園池中的賓客盛況空前。 鄒陽和枚乘獻上賦文展示文采,勝過詭計的策略暗生邪惡。 一旦漢朝的法律不再寬容,斧質隨之而來,赤墀之下。 旌旗不再遊蕩於兔園,蔓草和鳴蟬自顧自地迎來春夏。 唉,盛衰各有其時,古人留下的遺蹟令今人悲傷。 司馬遷自是好奇之士,你到梁園後請早寄詩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古代大梁的繁華景象和歷史變遷,通過對大梁城的地理、歷史和文化的描繪,展現了其在中原的重要地位和豐富的歷史底蘊。詩中通過對樊樓、平臺等地的生動描繪,再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貴族生活。後半部分則通過對孝王故事的回顧,反映了歷史的滄桑和變遷,表達了對盛衰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古代大梁的讚美,也是對歷史變遷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