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朱數疇
吾兄東南秀,矯矯青雲姿。
弱齡弄芳翰,玄文吐奇思。
一經夏侯學,廿年董生帷。
雅志古人會,獨行俗士疑。
獻賦未雲遇,踠足清明時。
驥齒嗟已至,曠波千里期。
何當逢伯樂,爲君解紵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弱齡:年輕時。
- 芳翰:美好的書法。
- 玄文:深奧的文章。
- 一經:指精通一部經典。
- 夏侯學:指夏侯勝的學問,夏侯勝是西漢時期的著名學者。
- 董生帷:指董仲舒的學問,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著名儒家學者。
- 雅志:高雅的志曏。
- 獨行:獨自行事,指行爲獨特。
- 俗士:普通人,世俗之人。
- 獻賦:獻上自己的文學作品。
- 踠足:踠,音wǎn,屈曲,這裡指停止不前。
- 驥齒:指馬的年齡,比喻人的壯年。
- 曠波:廣濶的水麪,比喻廣濶的前程。
- 伯樂:古代著名的相馬人,比喻能識別人才的人。
- 紵衣:紵,音zhù,苧麻織成的佈,這裡指官服。
繙譯
我的兄長是東南地區的傑出人才,擁有矯健如青雲般的姿態。 年輕時就擅長書法,文章中充滿了深奧的思考。 精通夏侯勝的學問,二十年來一直沉浸在董仲舒的教誨中。 他的高雅志曏與古人相會,獨自行事讓世俗之人感到疑惑。 雖然獻上了自己的文學作品,但竝未得到應有的賞識,在清明時節卻停止了前進。 雖然已經到了壯年,但仍期待著廣濶的前程。 何時能遇到像伯樂那樣的人,爲你解下官服,讓你得以施展才華。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兄長的才華和志曏,同時也表達了對兄長未能得到應有賞識的遺憾。詩中通過對比兄長的高雅志曏與世俗之人的疑惑,突出了兄長的獨特和超凡脫俗。最後,詩人期待兄長能遇到賞識他的人,得以施展才華,實現自己的抱負。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兄長的深厚情感和對人才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