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遣興五十八首其二

蒼天哭殺西來意,爭似天津看弄猴。 述夢終愁多蹇澀,捋須自悔不摟{扌叜}。 芩連難抑虛腸火,脂粉徒填色眼溝。 誓把一鐙燒棧道,蜀王無跡問金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來意:佛教用語,指從西方極樂世界來的旨意或啓示。
  • 天津:指天河,即銀河。
  • 弄猴:指耍猴戲,比喻世間的紛擾和遊戲。
  • 蹇澀:艱難不順。
  • 捋須:撫摸鬍鬚,常表示思考或猶豫。
  • 摟{扌叜}:摟抱,這裏指親近或接納。
  • 芩連:中藥名,這裏可能指藥物。
  • 虛腸火:中醫術語,指因情緒或內火引起的腸胃不適。
  • 脂粉:化妝品,這裏比喻表面的裝飾或虛僞。
  • 色眼溝:比喻被外表所迷惑的眼睛。
  • 鐙:馬鐙,這裏指火把。
  • 棧道:古代在山崖上開鑿的供人行走的道路。
  • 蜀王:指古代蜀國的君主。
  • 金牛:傳說中的神獸,這裏可能指蜀地的傳說或象徵。

翻譯

蒼天哭泣着殺死了西來的旨意,爭相在銀河看耍猴戲。 述說夢境終究多艱難不順,撫摸鬍鬚自悔沒有親近接納。 芩連難以抑制內心的虛火,脂粉徒勞地填滿了迷惑的眼睛。 誓言用一把火把燒燬棧道,蜀王無跡可尋,詢問金牛的傳說。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世界的失望和對理想世界的嚮往。詩中「蒼天哭殺西來意」描繪了一種天意難違的悲涼,而「天津看弄猴」則諷刺了世間的虛妄和遊戲。後句通過夢境的艱難和自悔,反映了內心的掙扎和無奈。最後,詩人以燒燬棧道和詢問金牛的傳說,表達了對現實世界的決絕和對未知世界的探尋。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