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遣興五十八首其二

猶有村醪醉一杯,酣酣鼻息雪中雷。 臂肝蟲鼠寬檐帽,齒舌剛柔破草鞋。 冶葛毒偏肥孟德,海棠香只醉淵材。 黃金鞭落新春額,放出泥牛臥綠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村醪(láo):辳家自釀的酒。
  • 酣酣:形容醉酒的樣子。
  • 鼻息:呼吸聲。
  • 臂肝蟲鼠:比喻各種小動物。
  • 簷帽:戴在頭上的帽子。
  • 齒舌剛柔:比喻言語的犀利與柔和。
  • 冶葛:一種有毒的植物。
  • 孟德:曹操的字,此処指曹操。
  • 海棠:一種花,香氣濃鬱。
  • 淵材:深邃的材料,此処指深邃的情感。
  • 泥牛:泥塑的牛。
  • 綠苔:生長在潮溼地方的綠色苔蘚。

繙譯

還有村中自釀的酒,讓我醉上一盃,醉意中呼吸聲如同雪中的雷鳴。 頭戴寬簷帽,比喻各種小動物都寬恕,言語的犀利與柔和,打破了草鞋。 冶葛的毒性偏偏讓孟德肥胖,海棠的香氣衹能醉倒深情的淵材。 新春的額頭被黃金鞭輕輕落下,放出泥塑的牛,讓它臥在綠苔之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鄕村醉後的景象,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表達了詩人對鄕村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界的深刻觀察。詩中“村醪”、“酣酣鼻息”等詞語,生動地描繪了醉後的狀態,而“臂肝蟲鼠”、“齒舌剛柔”則巧妙地運用了比喻,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寬容態度。後兩句通過對“冶葛”和“海棠”的描寫,以及“黃金鞭”和“泥牛”的象征,進一步深化了詩的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多樣性和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