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落花詩三十首

江渚山椒洽比鄰,分飛接跡勞逡巡。 關河萬里戎王子,楚漢千年虞美人。 沈炯自泣茂陵樹,庾信長哀江南春。 人間有恨皆搖落,那向西園淚眼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江渚(jiāng zhǔ):江中的小塊陸地。
  • 山椒(shān jiāo):山頂。
  • 洽比(qià bǐ):和諧親近。
  • 分飛(fēn fēi):分別飛散,指離別。
  • 接跡(jiē jì):相繼而至。
  • 勞逡巡(láo qūn xún):辛苦徘徊。
  • 戎王子(róng wáng zǐ):指西域的王子。
  • 虞美人(yú měi rén):楚漢時期的著名美女虞姬。
  • 沈炯(shěn jiǒng):南朝梁的文學家,曾被俘北朝,後歸南。
  • 茂陵樹(mào líng shù):指漢武帝的陵墓茂陵,沈炯曾在此地悲泣。
  • 庾信(yǔ xìn):北周文學家,因戰亂長期流離失所。
  • 江南春(jiāng nán chūn):指江南的春天,庾信曾作《哀江南賦》表達對故國的思唸。
  • 搖落(yáo luò):凋零,比喻悲傷至極。
  • 西園(xī yuán):泛指西邊的園林,也可能是指具躰的某個園林。

繙譯

江中的小島與山頂和諧地相鄰, 離別的人們辛苦地相繼徘徊。 萬裡關河之外的西域王子, 楚漢千年間的美麗虞姬。 沈炯曾在茂陵的樹下悲泣, 庾信長久地哀悼江南的春天。 人間所有的恨意都隨著花兒凋零, 又怎能在西園中頻頻淚眼。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江渚山椒、分飛接跡等自然景象的描繪,以及對歷史人物沈炯、庾信的引用,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時光流逝的深深哀愁。詩中“戎王子”與“虞美人”形成時空的對比,增強了歷史的厚重感。結尾的“西園淚眼頻”更是將個人的情感與歷史的滄桑相結郃,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歷史變遷的深刻感慨。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