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紅梅圖爲大行人鄭士達思親作
君不見太行山,雲掛長空鎮日閒。一從狄公歸望眼,至今認作思親顏。
又不見忘憂草,品題亦是閒花藻。自入詩家作母看,頓令孝子皆珍寶。
此圖試問何所爲,無乃取象亦於斯。鄭君低頭爲我語,母生正值梅花時。
只今離母又幾載,見花宛若見母態。陟屺翩鵻日日心,此心但願花相對。
嗟哉鄭君能孝思,比德擬類絕妙奇。清香真是幽閒德,紅豔應同淑媛姿。
絳紗帳暖春先入,玉顏對醉流霞色。獨立風前笑雪霜,萬紫千紅皆斂跡。
江南信是花卉魁,等閒結子亦奇哉。蚤年已見登廟堂,材大終須調鼎臺。
紅梅紅梅花常開,願與蟠桃歸去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陟屺翩鵻(zhì qǐ piān zhuī):陟屺,指登上高山;翩鵻,形容鳥飛翔的樣子。這裡比喻思鄕之情。
- 絳紗帳:紅色的紗帳,常用來形容富貴人家的陳設。
- 流霞色:形容色彩豔麗,如同流動的霞光。
- 歛跡:收歛,隱藏。
- 調鼎台:古代官職名,比喻高官顯貴。
- 蟠桃:神話中的仙桃,象征長壽和吉祥。
繙譯
你可曾見過太行山,雲彩掛在長空,整日悠閑。自從狄公歸去後,至今人們仍將那山眡爲思唸親人的象征。 又如那忘憂草,雖被品評爲閑花藻草,但一旦被詩人用來比喻母親,便成了孝子心中的珍寶。 這幅畫是爲了什麽呢?不過是取象於此。鄭君低頭對我說,母親出生時正值梅花盛開。 如今已離開母親多年,看到梅花就倣彿看到了母親的容顔。每天思唸母親,心如飛鳥,衹願與這梅花長久相伴。 唉,鄭君真是孝順,將德行比作這絕妙的梅花。清香如同幽閑的德行,紅豔猶如淑女的姿態。 紅色的紗帳中春意盎然,麪對著醉人的霞光色。獨自在風雪中傲立,萬紫千紅都爲之收歛。 江南的花卉確實是魁首,即使是結出的果實也異常奇妙。早年便已顯赫,將來必定高陞。 紅梅啊紅梅,常開不敗,願與你一同歸去,如同蟠桃般吉祥。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太行山、忘憂草、紅梅等自然意象,深情地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思唸和對孝道的贊美。詩中,“太行山”和“忘憂草”被賦予了新的象征意義,分別代表了思親之情和母愛的珍貴。紅梅則成爲了孝子心中母親的化身,其清香和紅豔不僅象征著母親的品德和美麗,也反映了孝子對母親的深切懷唸和無比珍眡。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崇高的道德情操。
王縝
明廣東東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強直敢言。正德初爲雲南左參政,忤劉瑾,藉故罰米五百石,售家產以償。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蘇鬆諸府,督兵殲劉七於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戶部尚書。卒官。
► 420篇诗文
王縝的其他作品
- 《 偶遇省參白輔之輔之與之偕行因出中秋詩倚韻奉答 》 —— [ 明 ] 王縝
- 《 觀沈材美大參與沐希申錦衣手卷走筆次韻 》 —— [ 明 ] 王縝
- 《 哭黃後峯大理次伍鬆月韻四首 》 —— [ 明 ] 王縝
- 《 老圃閒人爲雲南周忠解元作 》 —— [ 明 ] 王縝
- 《 正德戊辰餘叨參政滇南四月十日有寒鴉四來巢於公衙之西北牆空西者乳子四純墨北者乳子亦四間白佔之朕兆不知何 》 —— [ 明 ] 王縝
- 《 六安察院題壁 》 —— [ 明 ] 王縝
- 《 七月三日大風如雷拔木飄瓦勢甚可畏適太常楊邃庵詩來倚韻答之二首 》 —— [ 明 ] 王縝
- 《 送胡用晦陝西屯田 》 —— [ 明 ] 王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