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辛未五月:指明代的某年五月,辛未是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王文濟:人名,詩中的「先生」,即王文濟。
- 憲副:官職名,明代的一種副職官員。
- 聯舟:兩船並行。
- 斯文:指文化、文學或文人。
- 宗譜:家族的譜系記錄。
- 分支遠:指家族的分支繁多,分佈廣泛。
- 吟情:吟詠時的情感。
- 舟楫:船和槳,泛指船隻。
- 驚波:波浪洶涌。
- 自濟:自我救助,這裏指船隻能夠安全航行。
- 邊郊多壘:邊疆地區多有戰事和防禦工事。
- 藉誰忠:依靠誰來忠誠守護。
- 倚蓬:依靠着船篷。
- 不成寐:無法入睡。
- 坐待:靜靜等待。
- 東方日正紅:東方的太陽正紅,指天亮。
翻譯
在辛未年的五月,我與王文濟憲副並舟而行,有感而發。
古今文人氣息相通,先生您更是有着古人的風采。 百年家族譜系分支繁多,廣泛分佈,我們此刻的吟詠之情彷彿融入了這幅畫卷之中。 船隻在洶涌的波浪中能夠自我救助,安全航行,而邊疆地區戰事頻繁,又該依靠誰來忠誠守護呢? 我依靠着船篷,對着明月,夜不能寐,靜靜地坐着,等待着東方太陽升起,天色漸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王文濟並舟時的所感所思。詩中,「今古斯文氣味同」一句,表達了詩人對文化傳承的感慨,而「先生況有古人風」則是對王文濟的讚美。後兩句通過對家族譜系和吟詠情感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家族歷史和文化情感的重視。最後四句則通過舟行、邊疆、夜不能寐等意象,抒發了詩人對時局和未來的憂慮與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文化、家族和國家的深情關懷。
王縝
明廣東東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強直敢言。正德初爲雲南左參政,忤劉瑾,藉故罰米五百石,售家產以償。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蘇鬆諸府,督兵殲劉七於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戶部尚書。卒官。
► 4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