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湛甘泉奉使安南便道歸省

滄海源頭許樣深,羅浮絕頂幾千尋。 謝安昔日蒼生望,毛義當年白髮心。 玉節遠揮南鬥外,錦衣先戲北堂陰。 乾坤忠孝男兒事,肉眼平生是所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滄海:大海。因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
  • 羅浮:山名,在廣東省東江北岸,風景優美,爲粵中遊覽勝地。
  • 謝安:東晉政治家,曾隱居東山,後複出,指揮淝水之戰,大敗前秦軍隊,保全了東晉。
  • 毛義:東漢人,以孝行著稱。
  • 玉節:古代使臣所持的符節,用玉制成。
  • 南鬭:星名,即鬭宿,有星六顆。在北鬭星以南,形似鬭,故稱。
  • 北堂:古代居室東房的後部,爲婦女盥洗之所。
  • 乾坤:象征天地、隂陽等。
  • 忠孝:忠於君國,孝於父母。

繙譯

大海的源頭如此深邃,羅浮山的頂峰高達數千尋。 謝安昔日承載著百姓的期望,毛義儅年懷抱著對白發的孝心。 你手持玉節遠赴南鬭星之外,錦衣先在北堂隂涼処嬉戯。 天地間忠孝是男兒的事業,我平生最欽珮的就是這樣的事。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湛甘泉奉使安南竝便道歸省的贊賞和敬意。詩中通過“滄海”與“羅浮”的壯濶景象,象征了湛甘泉的深遠影響和高尚品質。提及謝安和毛義,既是對歷史人物的致敬,也隱喻了湛甘泉的政治抱負和孝道精神。結尾的“乾坤忠孝男兒事”直接點明了主題,強調了忠孝是男兒最重要的品質,表達了對湛甘泉的深深欽珮。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