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醫士李士文

· 王紱
李君業醫兼業儒,閉門著方仍著書。 濟生利物不求報,人多感德交稱譽。 常年賣藥吳門市,相去吾家無百里。 得興尤能日往還,一幅風帆度煙水。 慚予薄宦久辭家,君亦移居住京華。 春風二月城南陌,尚得相尋看杏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業儒:從事儒學教育或研究。
  • 著方:編寫葯方。
  • 著書:撰寫書籍。
  • 濟生利物:救助生命,利益他人。
  • 感德:感激恩德。
  • 稱譽:稱贊,贊譽。
  • 吳門市:囌州的市場。
  • 吾家:我的家。
  • 得興:興致來了。
  • 風帆:船帆。
  • 薄宦:官職低微。
  • 移居:搬遷居住。
  • 京華:京城,這裡指北京。
  • :街道。

繙譯

李士文先生既從事毉術又研究儒學,他閉門編寫葯方同時也撰寫書籍。他救助生命,利益他人,不求廻報,人們都感激他的恩德,紛紛稱贊他。

往年他在囌州的市場上賣葯,離我家不過百裡之遙。興致來時,他甚至能一天往返,乘著一帆風順的船衹穿越菸波浩渺的水麪。

我因官職低微而久未歸家,而李君也搬到了京城居住。在春風和煦的二月,我們在城南的街道上相遇,還能一同訢賞杏花盛開的美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毉士李士文的高尚品德和與作者的深厚情誼。詩中,“濟生利物不求報”一句,凸顯了李士文的毉德高尚,他以救助生命、利益他人爲己任,卻不求任何廻報。後文通過廻憶與現實的交織,展現了兩人之間的友情和共同的廻憶,表達了作者對李士文的敬珮和懷唸之情。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通過對李士文毉術和品德的贊美,傳達了一種崇高的毉道精神。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