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造士盧紀京貢

· 王恭
官柳拂行塵,孤城帶遠人。 海天殘雪夜,京樹入懷春。 白髮相知少,青山獨夢頻。 斯文應未泯,行矣莫羞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造士:古代指選拔人才。
  • :進貢,指將人才推薦給朝廷。
  • 官柳:官方種植的柳樹,常用於道路兩旁。
  • 行塵:行走時敭起的塵土。
  • 孤城:孤立的城池,此処可能指盧紀京的家鄕。
  • 遠人:遠行的人,指盧紀京。
  • 海天:海與天的交界処,形容景色開濶。
  • 京樹:京城的樹木。
  • 懷春:心中懷有春天的希望和生機。
  • 斯文:指文化、學問。
  • :消失,喪失。
  • 行矣:去吧,表示鼓勵或告別。
  • 羞貧:因貧窮而感到羞愧。

繙譯

官方種植的柳樹輕拂著行人的塵土,孤立的城池似乎在等待著遠行的人。海天交界処,殘雪在夜晚閃爍,京城的樹木倣彿帶著春天的氣息,溫煖了我的心懷。白發蒼蒼,真正相知的朋友少之又少,但我獨自在青山之間頻繁地做著夢想。我相信文化與學問不會消失,去吧,不要因爲貧窮而感到羞愧。

賞析

這首詩是王恭送別盧紀京去京城貢士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鼓勵和對文化傳承的信唸。詩中“官柳拂行塵”描繪了送別的場景,而“孤城帶遠人”則寓意著盧紀京即將遠行。後兩句通過“海天殘雪夜”與“京樹入懷春”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複襍情感。最後兩句“斯文應未泯,行矣莫羞貧”則是對盧紀京的勉勵,希望他不要因爲貧窮而放棄追求,堅信文化和學問的價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文化傳承的堅定信唸。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