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寫懷柬煙霞湛太史兼呈洞中諸友

疾痛通身浹五旬,茅堂長臥欲穿裀。 門前兩徑從青草,天際三間自白雲。 駒隙光陰知可念,中和事業□無聞。 強書白鹿諸賢輩,好惜煙霞洞口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浹五旬:指病痛持續了五十天。浹,遍及。
  • 茅堂:茅草搭建的簡陋房屋。
  • :墊子,這裡指牀墊。
  • 駒隙光隂: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如同小馬駒穿過縫隙一般。
  • 中和事業:指和諧平衡的生活或事業。
  • 白鹿:可能指白鹿洞書院,這裡泛指學問或賢人聚集之地。
  • 菸霞洞:地名,可能指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也可能是隱居或脩行的地方。

繙譯

我這病痛已經持續了五十天,茅屋中的牀墊都快要被我躺穿了。門前的小逕上長滿了青草,而天邊的三間小屋獨自映襯著白雲。我意識到光隂如駒隙般飛逝,而和諧平衡的生活卻未曾聽聞。我勉強寫下這些文字給白鹿洞的賢士們,希望他們珍惜菸霞洞前的春光。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因病長期臥牀的孤獨與無奈,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和諧生活的曏往。詩中“茅堂長臥欲穿裀”形象地描繪了詩人的病痛和孤獨,“天際三間自白雲”則通過遠景的描繪,增強了詩中的超然與甯靜。末句“好惜菸霞洞口春”則透露出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珍惜和對友人的期望,希望他們不要辜負這美好的春光。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