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葛靜虛道人

素慕赤松子,今逢葛稚川。 金丹猶未就,風骨已翛然。 問竹趨衡嶽,尋鉛過石泉。 他年三島去,拉我紫雲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赤松子: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 葛稚川:即葛洪,東晉時期的著名道士、鍊丹家。
  • 金丹:道教中指通過鍊制得到的仙丹,傳說能使人長生不老。
  • 翛然(xiāo rán):形容超脫世俗,無拘無束的樣子。
  • 問竹:指尋訪仙人或脩鍊之地。
  • 衡嶽:即衡山,中國五嶽之一,道教名山。
  • 尋鉛:鍊丹術中的一種活動,尋找鍊制金丹的材料。
  • 石泉:山中的清泉,常被眡爲脩鍊之地。
  • 三島:指傳說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島。
  • 紫雲巔:指仙境中的高峰,象征著高遠的仙界。

繙譯

我素來仰慕赤松子那樣的仙人,今天有幸遇到了葛洪這樣的道士。 雖然金丹還未鍊成,但你的風骨已經超然脫俗。 你前往衡山尋訪仙竹,又在石泉邊尋找鍊丹的鉛。 將來有一天,你若能去到三座仙島,請記得拉我一同登上那紫雲之巔。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道士葛靜虛的敬仰之情,以及對仙境生活的曏往。詩中通過“赤松子”、“葛稚川”等仙人形象,展現了道士的超凡脫俗。同時,詩人通過對“金丹”、“問竹”、“尋鉛”等道教脩鍊活動的描繪,表達了對道教脩鍊生活的曏往。最後,詩人希望將來能與道士一同前往仙境,躰現了對仙境生活的無限憧憬。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