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笙鶴:笙和鶴,古代常用來指代仙樂或仙人的坐騎。
- 朝天:朝見天子,這裏指到朝廷去。
- 丹成:煉丹成功,道教中指修煉成仙。
- 骨已仙:指身體已經修煉成仙。
- 巖搆:巖洞,這裏指道士的居所。
- 馴虎豹:馴服虎豹,形容道士法力高強。
- 荷衣:用荷葉製成的衣服,指隱士或道士的服飾。
- 帶雲煙:形容道士的衣飾飄逸,如同雲煙。
- 歲周甲子:指六十年一個甲子週期,這裏表示時間的流逝。
- 夜遇庚申:庚申夜,古代道教認爲此夜特別,需要守夜不眠以避邪。
- 嘯歌:高聲歌唱。
- 風月:指自然景色,也泛指詩酒生活。
翻譯
暫時帶着笙和鶴遠赴朝天,人們都說丹藥煉成,身體已成仙。 在巖洞中來去自如,馴服了虎豹,破舊的荷衣上帶着雲煙。 歲月流轉,六十年一個甲子,何曾記得,夜晚遇到庚申便不眠。 回首望向故鄉,歸去的興致很好,高聲歌唱,風月無邊,浩蕩無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道士的超凡脫俗生活。詩中,「笙鶴」、「丹成骨已仙」等詞語展現了道士的仙風道骨,而「巖搆往來馴虎豹」則顯示了他的法力無邊。後兩句表達了道士對世俗的超然態度,以及對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道士生活的讚美和對自由境界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