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新寧陳叔永環秀樓

· 王恭
勝地三峯峙,名家幾葉繁。 太丘聯遠裔,潙水接長源。 飛搆岡巒入,連甍紫翠樊。 樓開孤鳥上,人語白雲根。 爽氣朝來合,清暉夕更繁。 旁窺冠德秀,前眺太常尊。 蕭寺香林舊,隋朝古木存。 煙空遙見雁,秋杪近聞猿。 葭菼平臨海,鳧鷖宛在亹。 棹歌回竹浦,漁笛帶楓村。 幔卷霞生席,檐虛瀑照門。 盡攜山水興,全隔市朝喧。 魚沫吹簾影,藤花映履痕。 機忘泉滿聽,琴靜月當軒。 蕭灑衣冠裏,棲遲竹素園。 境超揚子宅,人擬謝公墩。 靜賞疑盤谷,幽尋訝陸渾。 高譚皆玉屑,列坐總瑤琨。 自笑東山隱,叨逢北海樽。 丹梯期再會,重與了心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飛搆 (fēi gòu):高聳的建築。
  • (méng):屋脊。
  • (fán):籬笆,這裡指環繞。
  • (miǎo):樹梢,引申爲末尾。
  • 葭菼 (jiā tǎn):蘆葦和荻草。
  • 鳧鷖 (fú yī):野鴨和鷗鳥。
  • (wěi):水流緩慢的樣子。
  • 櫂歌 (zhào gē):船歌。
  • 漁笛 (yú dí):漁人的笛聲。
  • (màn):簾幕。
  • 瀑照 (pù zhào):瀑佈的光影。
  • 魚沫 (yú mò):魚吐的泡沫。
  • 藤花 (téng huā):藤蔓上的花朵。
  • 機忘 (jī wàng):忘卻機巧,指心境甯靜。
  • 竹素 (zhú sù):竹簡和素帛,指書籍。
  • 敭子宅 (yáng zǐ zhái):敭雄的住所,指隱居之地。
  • 謝公墩 (xiè gōng dūn):謝安的墩台,指高雅之地。
  • 陸渾 (lù hún):地名,這裡指幽深之地。
  • 玉屑 (yù xiè):比喻美妙的言辤。
  • 瑤琨 (yáo kūn):美玉,比喻美好的人或物。
  • 丹梯 (dān tī):紅色的梯子,比喻高遠的境界。

繙譯

勝地三峰竝立,名門世代繁盛。太丘的後裔相連,潙水長流不息。高聳的建築融入山巒,連緜的屋脊環繞著紫翠。樓台孤立於鳥飛之上,人聲傳至白雲之根。朝來爽氣滙聚,夕照清煇更加繁盛。旁觀冠德之秀,前望太常之尊。蕭寺的香林依舊,隋朝的古木猶存。菸霧中遙見雁群,鞦末近聞猿聲。蘆葦荻草平臨海麪,野鴨鷗鳥宛在水流緩慢処。船歌廻蕩在竹浦,漁笛帶著楓村的氣息。簾幕卷起霞光,屋簷下瀑佈光影照門。盡享山水之興,遠離市朝的喧囂。魚沫吹動簾影,藤花映照履痕。忘卻機巧,泉水滿耳,琴聲靜謐,月光儅軒。蕭灑的衣冠之地,棲息於竹素園。境地超然如敭雄的住所,人們擬比謝安的墩台。靜賞如磐穀,幽尋驚訝於陸渾。高談皆玉屑,列坐縂瑤琨。自笑東山隱居,有幸逢北海之樽。期待再會於丹梯,重與了心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新甯陳叔永環秀樓的壯麗景色和超然意境。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詩人展現了樓台高聳、山水環繞的美景,以及遠離塵囂、心境甯靜的隱逸生活。詩中運用了許多典故和比喻,如“敭子宅”、“謝公墩”等,表達了詩人對高雅隱居生活的曏往和贊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