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王貢:指古代的賢人王吉和貢禹,他們以清廉著稱。
- 稽夏禹篇:指考察夏禹的治國篇章,夏禹是中國古代的聖王,以治水有功著稱。
- 漢庭:指漢朝朝廷。
- 輸餉:指輸送軍糧。
- 推賢:推薦賢能之人。
- 遐方:遠方。
- 編民:指登記在冊的百姓。
- 大姓:指有勢力的家族。
- 賦粟權:指徵收糧食的權力。
- 魏闕:指朝廷,古代宮門外兩邊高聳的樓觀,常用來代指朝廷。
- 楓墀:指朝廷的臺階,因秋天楓葉紅似火,故稱楓墀。
- 綸音:指皇帝的詔令。
- 歸興:歸來的心情。
- 白雁:指秋天南飛的大雁。
翻譯
王吉和貢禹曾經考察夏禹的治國篇章,漢朝朝廷中輸送軍糧唯獨推崇賢能。 遠方已經獻上了百姓的戶籍,有勢力的家族掌握了徵收糧食的權力。 千里山河朝着朝廷的方向前進,一帆秋水隨着秋風進入了吳地。 如果在朝廷的臺階上聽到皇帝的詔令後,歸來的心情會在西風中,白雁南飛之前。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古代賢人的典故和漢朝朝廷的背景,讚美了林思器輸送軍糧的賢能。詩中「千里山河趨魏闕」描繪了林思器赴京的壯闊景象,而「楓墀若聽綸音後」則表達了對林思器在朝廷受到重用的期待。最後一句「歸興西風白雁前」以秋景作結,寓意着林思器歸來時的榮耀與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