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壺竹

· 王恭
一鶴東飛出楚雲,手攜湘綠下入羣。 幾多金薤琳琅影,散入秋聲夜夜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方壺:古代神話中的仙山,也泛指仙境。
  • :這裏指竹子,常用來象徵高潔、堅韌。
  • 楚雲:楚地的雲,楚國古爲今湖南、湖北一帶。
  • 湘綠:湘江的綠色,湘江是湖南的主要河流。
  • 金薤:金色的薤草,薤草是一種植物,這裏可能指金色的光芒或景象。
  • 琳琅:美玉,比喻珍貴、美好。

翻譯

一隻仙鶴向東飛過楚地的雲層,手中攜帶着湘江的綠色降臨人間。 無數金色的薤草和美玉般的影子,隨着秋天的聲音在夜夜中散播,讓人聽見。

賞析

這首詩通過仙鶴、楚雲、湘綠等意象,構建了一個超脫塵世的仙境畫面。詩中的「金薤琳琅影」和「秋聲夜夜聞」描繪了仙境中的美景和聲音,給人以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整體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自然美的讚美。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