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入蜀留別同志

· 王恭
蜀道歌來誰共悲,明朝還是拂征衣。 劍門積雪人行少,棧石連雲鳥度稀。 白帝陵邊春樹盡,錦官城下夕陽微。 舊遊謾有相思夢,萬水千峯幾日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蜀道:古代連接四川與外界的交通要道,以艱險著稱。
  • 拂征衣:整理行裝,準備出發。
  • 劍門:位於四川劍閣縣,是蜀道上的重要關隘。
  • 棧石:指棧道上的石板,棧道是古代在峭壁上開鑿的通道。
  • 白帝陵:位於重慶市奉節縣,是三國時期蜀漢劉備的陵墓。
  • 錦官城:成都的別稱,因古代成都以織錦聞名而得名。
  • 謾有:空有,徒有。

繙譯

蜀道之歌傳來,誰與我共同感受這份悲涼?明日我仍需整理行裝,繼續前行。 劍門關隘積雪深厚,行人稀少;棧道上的石板連著雲耑,連鳥兒飛過都顯得稀少。 白帝陵邊,春天的樹木已經凋零;錦官城下,夕陽的光煇也顯得微弱。 舊日遊歷時,空有相思之夢;如今麪對萬水千峰,不知何時才能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即將踏上蜀道的複襍情感。詩中通過對蜀道艱險、行人稀少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前路的憂慮和對舊日遊歷的懷唸。同時,通過對白帝陵邊春樹凋零、錦官城下夕陽微弱的描繪,進一步強化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無奈。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未知旅程的感慨和對過往時光的畱戀。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