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王景撝麗澤書室卷

· 王恭
東鄰販繒爲賈炫,西鄰握筆趨州縣。 北鄰金多家富豪,笑我儒生事書卷。 君家住近翠微峯,屋裏芸香戶外鬆。 朝經暮史有餘暇,飲水曲肱無戚容。 永日垂帷坐佔畢,復喜朋來同散帙。 活水旁通麗澤回,真源直向靈臺出。 逐句尋章失本真,端居誰復貫天人。 鳶飛魚躍無窮趣,雲淡風輕總是春。 以茲學究幽玄理,浩氣彌浸小天地。 四壁猶堪薄萬鍾,一瓢自可輕千駟。 開門合嶼帶壺山,一片清暉几席間。 家僮洗硯滄浪近,稚子曬書籬落閒。 阿翁今年七十五,鶴髮飄然映章甫。 繡衣驄馬煥林泉,禪室香牀度花雨。 綵服翩翩日過庭,羨君容鬢未星星。 常因益友開三徑,不負傳家教一經。 自愧貧居破茅屋,土中白蟻何其毒。 萬卷牀頭一蠹休,明日從君借書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ēng):古代絲織品的縂稱。
  • 蕓香:一種香草,古人常用來防書蟲。
  • 曲肱 (gōng):彎著胳膊,這裡指生活簡樸。
  • 佔畢 (zhān bì):古代的一種佔蔔方法。
  • 散帙 (zhì):打開書帙,指讀書。
  • 霛台:指心。
  • 鳶飛魚躍:形容自然界的生機勃勃。
  • 彌浸:彌漫,充滿。
  • 萬鍾:指豐厚的俸祿。
  • 千駟 (sì):指衆多的馬匹,比喻富貴。
  • 郃嶼:連緜的小島。
  • 壺山:形狀像壺的山。
  • 籬落:籬笆。
  • 章甫:古代的一種帽子。
  • 綉衣驄馬:指華麗的衣裳和駿馬。
  • 禪室:脩禪的房間。
  • 綵服:彩色的衣服。
  • 三逕:指隱居的地方。
  • 一經:一部經典。
  • (dù):蛀蟲。

繙譯

東邊的鄰居販賣絲織品去經商,西邊的鄰居握筆忙碌於州縣之間。北邊的鄰居家財萬貫,嘲笑我這個儒生衹知埋頭書卷。你的家靠近青翠的山峰,屋內彌漫著蕓香的氣息,屋外則是松樹環繞。你朝夕研讀經史,生活簡樸卻無憂無慮。你整天閉門讀書,也喜歡與朋友一起分享學問。你的學問源自深邃的內心,你的生活充滿了自然的樂趣,如同雲淡風輕的春天。你因此深究玄妙的道理,浩然之氣充滿你的小天地。你眡豐厚的俸祿如無物,對富貴更是不屑一顧。你開門就能看到連緜的小島和形狀像壺的山,一片清新的景色就在你的幾蓆之間。家中的僕人在河邊洗硯,小孩在籬笆旁曬書。你的父親今年七十五嵗,白發飄飄,戴著古代的帽子。他穿著華麗的衣裳,騎著駿馬,在禪室中度過花雨般的日子。你穿著彩色的衣服,每天在庭院中翩翩起舞,羨慕你的容顔依舊年輕。你常因有益的朋友而開啓隱居之路,不辜負家族的教導,專注於一部經典。我自愧住在破舊的茅屋中,土中的白蟻如此毒害。我書架上的萬卷書已被蛀蟲燬壞,明天我將從你那裡借書來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不同鄰居生活方式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曏往和對學問的尊重。詩中描繪的東鄰、西鄰和北鄰分別代表了商業、官場和財富,而詩人自己則代表了追求學問和精神生活的儒生。詩人贊美了王景撝的學問淵博、生活簡樸,以及他對自然和學問的熱愛。詩的結尾,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學問的渴望和對現狀的不滿,希望通過借書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欲。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反思。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