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憲吏鄭彥林考滿赴吏部
我昔維舟東上潭,見君家住岐陽南。
門垂慄裏先生柳,身著柏臺從事衫。
前年寄詩沙頭道,去年期我山中庵。
匹馬今朝又離別,斗酒何年共笑談。
今去皇州霜正落,況逢淮樹葉初酣。
吳女當壚卷細袖,白門燒酒破紅柑。
人人盡道山公好,於爾長林無不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維舟:系船停泊。
- 岐陽: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地方的南面。
- 慄裏先生柳:指門前種有柳樹,慄裏先生可能是指某位隱士或文人。
- 柏臺從事衫:指在官府工作,柏臺可能指官署。
- 沙頭道: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山中庵:山中的小屋或寺廟。
- 斗酒:指飲酒作樂。
- 皇州:指京城。
- 淮樹:指淮河流域的樹木。
- 吳女當壚:指吳地的女子在酒店工作。
- 白門:地名,可能指南京。
- 山公:指山中的隱士或神仙。
翻譯
我曾經乘船向東前往潭地,見到你家位於岐陽的南面。門前垂掛着慄裏先生的柳樹,你身着柏臺從事的官服。前年你寄詩給我,地點在沙頭道,去年你又約我在山中的庵裏相見。今天你騎馬又要離別,不知何時我們能再次舉杯笑談。現在你前往京城,正是霜降時節,況且淮河邊的樹葉剛開始變色。吳地的女子在酒店捲起細袖,白門的燒酒搭配紅柑。人人都說山公好,對於你來說,長林之地無所不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其友人鄭彥林的深厚情誼和離別之情。詩中通過回憶往昔相聚的情景,表達了對友人離去的依依不捨。同時,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霜降、淮樹變色等,增添了離別的淒涼氛圍。最後,詩人以「人人盡道山公好,於爾長林無不堪」表達了對友人未來的美好祝願,展現了詩人豁達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