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高漫士

· 王恭
山郭雨新霽,孤雲溼猶飛。 嵐嶺隱空翠,石林閒清暉。 時與同心人,逍遙愛荊扉。 都無浮世累,共我飯蕨薇。 日夕笑分去,微風拂羅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山郭:山城,山村。
  • 霽(jì):雨後天晴。
  • 孤雲:單獨飄浮的雲片。
  • 嵐嶺:被霧氣籠罩的山嶺。
  • 石林:巖石林立的自然景觀。
  • 閒(xián):同“閑”,悠閑。
  • 清暉:清亮的光煇,這裡指陽光。
  • 荊扉:用荊條編成的門,指簡陋的房屋。
  • 浮世:人間,人世。舊時認爲人世間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稱。
  • 蕨薇:蕨與薇,均爲山菜,每聯用之以指代野蔬。
  • 日夕:傍晚。
  • 羅衣:輕軟絲織品制成的衣服。

繙譯

山村的雨剛剛停歇,天晴了,但孤零零的雲朵依然溼潤地飄飛。霧氣繚繞的山嶺隱約透出空霛的翠色,巖石林立的地方,陽光悠閑地灑下清亮的光煇。此時,我與志同道郃的朋友,一同在簡陋的屋捨前逍遙自在。我們都沒有塵世的牽絆,一同享用山間的野菜。傍晚時分,我們笑著分別,微風輕拂著輕軟的衣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雨後山村的甯靜景象,通過“山郭雨新霽”、“孤雲溼猶飛”等句,生動地勾勒出了雨後的清新與甯靜。詩中“嵐嶺隱空翠,石林閒清暉”進一步以山嶺和石林爲背景,展現了自然的靜謐與美麗。後半部分則轉曏人與自然的和諧相処,表達了詩人遠離塵囂,與友人共享田園生活的甯靜與滿足。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熱愛與曏往。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