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刀

日本刀,光離離,雜入中國外國悲。日本刀,初鑄時,斬牛殺馬延刀師。 刀師鑄刀星辰沉,大海水落沙陰陰。鑄刀埋地澆人血,出刀歷月兩圓缺。 斬牛殺馬賽刀神,分明寶刀試殺人。將刀藏入死人腹,太白經天鬼神哭。 北風刀氣腥,南風刀氣青。曾佐帝王子,殺人奪人城。 殺人論功不及刀,寶刀爾亦空徒勞。風乾人耳壹百斤,爲君致謝日本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離離:明亮閃爍的樣子。
  • 刀師:鑄刀的工匠。
  • 星辰沉:比喻鑄刀時天空的景象,可能指夜晚星辰隱沒。
  • 沙隂隂:沙地隂暗。
  • 歷月兩圓缺:指經過兩個月的時間。
  • 太白經天:太白星經過天空,古人認爲這是不祥之兆。
  • 風乾人耳:指將人的耳朵割下風乾,用作戰功的証明。

繙譯

日本刀,光芒閃爍,從日本傳入中國,帶來了外國的悲傷。日本刀,最初鑄造時,爲了鑄刀而斬牛殺馬,延請刀師。 刀師鑄刀時,星辰似乎沉沒,大海退潮,沙地顯得隂暗。鑄刀埋在地下,澆上人血,經過兩個月的時間,刀才鑄成。 斬牛殺馬以祭刀神,明確是爲了試刀殺人。將刀藏入死人的腹中,太白星經過天空,鬼神爲之哭泣。 北風吹過,刀氣腥臭,南風吹過,刀氣青翠。曾助帝王子,殺人奪城。 論功行賞時,卻不及刀,寶刀你也不過是徒勞。風乾的人耳重達一百斤,爲此曏你們日本人致謝。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日本刀的鑄造過程和其在戰爭中的使用,展現了刀的神秘與殘酷。詩中,“星辰沉”、“大海水落”等意象營造了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氛圍,而“斬牛殺馬”、“澆人血”則揭示了鑄刀的殘酷。後文通過“風乾人耳”等細節,諷刺了戰爭的荒謬和刀的無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象鮮明,表達了對戰爭和暴力的深刻批判。

王邦畿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貢。隱居羅浮。以詩名。有《耳鳴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