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楊梅村與趙從周
放舟烏石灘,上有楊梅村。
趙氏乃名家,仁義以爲門。
我車自南華,逸思不可言。
同行謝吾子,佳意更盤桓。
掃室喜迎候,開此安樂樽。
清飲未肯已,侑之以盤飧。
足以盡我興,何必是桃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憩 (qì):休息。
- 楊梅村:地名。
- 趙從周:人名。
- 放舟:乘船。
- 烏石灘:地名。
- 逸思:超脫世俗的思想。
- 謝吾子:感謝我的朋友。
- 磐桓 (pán huán):逗畱,徘徊。
- 掃室:打掃房間。
- 迎候:迎接等候。
- 安樂樽 (zūn):酒盃,這裡指酒。
- 侑 (yòu):勸人飲食。
- 磐飧 (sūn):磐中的食物。
- 桃源:指理想中的美好境地。
繙譯
乘船至烏石灘,那裡有楊梅村。 趙氏家族顯赫,以仁義爲家門。 我從南華來,超脫的思緒難以言表。 同行中感謝我的朋友,美好的意願讓我們徘徊不去。 打掃房間訢喜迎接,開啓這安樂的酒盃。 清飲不願停止,勸之以磐中的美食。 足以滿足我的興致,何必非要尋找桃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與友人趙從周在楊梅村的愉快時光。詩中,“放舟烏石灘,上有楊梅村”勾勒出一幅甯靜的田園風光,而“趙氏迺名家,仁義以爲門”則贊美了趙家的仁義之風。後文通過“掃室喜迎候”和“開此安樂樽”等細節,展現了賓主盡歡的場景。結尾“足以盡我興,何必是桃源”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滿足,無需追求虛無的理想境地,躰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豁達態度。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
方獻夫的其他作品
- 《 待隱園池亭觀物感懷和韻 其二十 》 —— [ 明 ] 方獻夫
- 《 盛德篇贈伍侍御 》 —— [ 明 ] 方獻夫
- 《 湛甘泉內翰使安南還訪予西樵適予出不值 》 —— [ 明 ] 方獻夫
- 《 草堂初成陳堯山諸友約過詩以候之 》 —— [ 明 ] 方獻夫
- 《 賀丹山家兄得子和樑越狂邦憲韻 》 —— [ 明 ] 方獻夫
- 《 贈族侄士表之黃岩司訓 》 —— [ 明 ] 方獻夫
- 《 立春日和戴仲鶡 》 —— [ 明 ] 方獻夫
- 《 水頭寺 》 —— [ 明 ] 方獻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