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杜子美韻十首

問徑隨春草,飛筇臥午雲。 歸來陶靖節,多病沈休文。 水氣單衣稱,鬆陰小簟分。 悠然天地別,白日絕塵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ìng):小路。
  • (qióng):一種竹子,這裡指竹杖。
  • 靖節:指陶淵明,因其謚號“靖節先生”。
  • 休文:指南朝文學家沈約,字休文,這裡指作者自己,因多病而自比沈約。
  • (diàn):竹蓆。

繙譯

隨著春草探尋小逕,手持竹杖在午後的雲影中休憩。 歸來時,我倣彿成了陶淵明,多病的身軀又似沈約。 穿著單薄的衣衫,感受著水氣的清涼,躺在松樹廕下的小竹蓆上。 在這悠然自得的時刻,天地似乎都變得不同,白日裡也絕無塵世的紛擾。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日閑適的生活爲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自我狀態,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塵世紛擾的超脫。詩中“問逕隨春草,飛筇臥午雲”展現了作者與自然的和諧共処,而“歸來陶靖節,多病沈休文”則巧妙地借用歷史人物來比喻自己的心境和身躰狀況。結尾的“悠然天地別,白日絕塵紛”更是深化了全詩的主題,躰現了作者追求心霛甯靜的理想境界。

方獻夫

明廣東南海人,初名獻科,字叔賢,號西樵。弘治十八年進士。正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員外郎,旋從王守仁問學,謝病歸西樵山中,讀書十年。嘉靖初還朝,以議大禮稱帝意,驟進少詹事。累官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持論和平,而輿論視爲奸邪,連被劾。又見帝恩威不測,三疏引疾歸。有《周易傳義約說》、《西樵遺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