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迓(yà)**:迎接。
- **迥(jiǒng)**:遠。
- **詩懷:作詩的情懷。
- **孤興:孤獨的興致。
- **巖梯:陡峭山岩上的梯子。
- **天峯:高聳入天的山峯。
翻譯
只要路過金山就一定要攀登一次,寺裏的僧人每次都敲着鍾出來熱情迎接我。那金山上,雲濤涌動,石壁陡峭,深處是神祕的龍窟;風雨交加時,樓臺顯得格外遙遠,佛燈在其間若隱若現。經歷諸多艱難後,作詩的情懷幾乎都要消減了,唯有飲酒時那一點孤獨的興致還能有所依託。不用擔憂陡峭山岩上的梯子因爲長了青苔而溼滑,我曾經還踏過那高聳入天的山峯上鋪滿雪的棧道和冰層呢。
賞析
這首詩開篇敘述自己每次過金山必登山的習慣以及山寺僧人的友好迎接,親切自然中顯出詩人對金山寺的喜愛。頷聯中,「雲濤石壁」「風雨樓臺」描繪出金山寺所處環境雄渾壯闊又帶有神祕的色彩,營造出一種空靈清幽的意境,「深龍窟」「迥佛燈」進一步增添了奇幻神祕之感。頸聯則由景入情,詩人經歷許多艱難後詩興消減,借酒尋得一絲興味,傳達出歷經滄桑後的複雜心境。尾聯「巖梯未用妨苔滑」看似在說眼前攀登之事,實則以「曾踏天峯雪棧冰」爲襯托,表示這些小小的阻礙不足爲懼,暗示詩人曾經歷過更艱難險阻,體現出詩人的堅毅和豁達,讓整首詩在情感和格調上得以昇華 。整首詩情景交融,在描繪金山寺風光的同時,展現了詩人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

王守仁
明浙江餘姚人,初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子。十五歲訪客居庸、山海間,縱觀山川形勝。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劉瑾,廷杖,謫貴州龍場驛丞。瑾誅,任廬陵知縣。十一年,累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鎮壓大帽山、浰頭、橫水等處山寨凡八十四處民變,設崇義、和平兩縣。十四年,平寧王朱宸濠之亂。世宗時封新建伯。嘉靖六年總督兩廣兼巡撫,鎮壓斷藤峽瑤民八寨。先後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歸,行至南安而卒。其學以致良知爲主,謂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物。弟子極衆,世稱姚江學派。以曾築室陽明洞中,學者稱陽明先生。文章博大昌達,初刻意爲詞章,後不復措意工拙,而行墨間自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 928篇诗文
王守仁的其他作品
- 《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以方錄 · 二十一 》 —— [ 明 ] 王守仁
- 《 山中示諸生五首其二 》 —— [ 明 ] 王守仁
- 《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修易錄 · 七 》 —— [ 明 ] 王守仁
- 《 重遊無相寺次韻四首 》 —— [ 明 ] 王守仁
- 《 去婦嘆五首 其一 (赴謫詩。正德丁卯年赴謫貴陽龍場驛作) 》 —— [ 明 ] 王守仁
- 《 傳習錄 · 卷下 · 門人黃省曾錄 · 一 》 —— [ 明 ] 王守仁
- 《 遊牛峰寺四首 其二 (歸越詩。弘治壬戌年,以刑部主事告病歸越幷楚遊作) 》 —— [ 明 ] 王守仁
- 《 再過濂溪祠用前韻 》 —— [ 明 ] 王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