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

· 王恭
雞鳴海氣白,驅馬臨長陌。 遠樹帶鳴蟬,孤城對行客。 蓬累我蕭然,萍流子何適。 相送獨銷魂,青山澹寒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雞鳴:雞叫,指黎明時分。
  • 海氣:海麪上的霧氣。
  • 長陌:長長的道路。
  • 蓬累: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比喻漂泊不定。
  • 蕭然:空寂,淒涼。
  • 萍流:像浮萍一樣隨水漂流,比喻行蹤不定。
  • 銷魂:形容極度悲傷或極度歡樂。
  • :平靜,淡泊。

繙譯

黎明時分,雞叫聲中,海麪上的霧氣泛白,我敺馬來到長長的道路上。遠処的樹木間傳來蟬鳴,孤獨的城池對著即將遠行的旅人。我像蓬草一樣漂泊不定,感到空寂淒涼;你像浮萍一樣隨水漂流,又將去往何方?獨自送別,心中極度悲傷,青山在淡淡的寒色中顯得格外平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黎明時分的離別場景,通過“雞鳴”、“海氣”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淒涼而甯靜的氛圍。詩中“蓬累”與“萍流”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漂泊無依的情感。結尾的“青山澹寒色”則以景結情,將離別的哀愁融入淡淡的寒色之中,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