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懷同袍友

· 王恭
春夜不能寐,起坐彈吾琴。 泠泠七絃上,感激懷知音。 微雨半簾靜,孤燈千里心。 故人不可見,況此別來深。 幽期詎可即,夢裏能相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琴聲清脆悅耳。
  • 七弦:指古琴,古琴通常有七根弦。
  • 感激:此処指因感動而激起情感。
  • 知音:比喻了解自己、能賞識自己的人。
  • 幽期:隱秘的約會,此処指與故友重逢的期望。
  • (jù):豈,表示反問。

繙譯

春夜中我難以入眠,起身坐下彈奏我的古琴。 琴聲清脆悅耳,在七弦之上,我因感動而懷唸那些了解我的朋友。 微小的雨點輕輕敲打著半掩的窗簾,室內靜謐無聲,孤燈照亮了我千裡之外的思唸。 我無法見到那些故友,更何況我們已經分別很久。 我們隱秘的重逢之期豈能輕易實現,衹能在夢中相互尋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夜中一位孤獨的琴者,通過彈琴來表達對遠方知音的深切懷唸。詩中“泠泠七弦上”形容琴聲清脆,與“感激懷知音”相結郃,表達了琴者對知音的渴望和懷唸。微雨、孤燈的意象加深了夜晚的靜謐和孤獨感,而“故人不可見”則突出了別離的無奈和思唸的深切。最後,通過“幽期詎可即,夢裡能相尋”表達了對重逢的渴望,但現實與夢境的對比,更顯出詩人心中的無奈與期盼。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重逢的渴望。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