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喜故人繡衣使者見過

· 王恭
谷口夜來雨,閉門碧苔深。單居絕儔侶,鬱郁愁我心。 臺中故人舊相得,別來不道青雲隔。驄毛駿馬繡衣裳,飄飄來問山中客。 山中野人獨布衣,十年分與故人稀。薜蘿深庭開花徑,猿鳥聲中候竹扉。 西遊不問行來久,且喜林間一攜手。幾度空看海上雲,相逢好醉杯中酒。 酒酣擊劍歌未終,樽前別思又匆匆。羨君大隱金門裏,嗟予還臥青山中。 山中寥寥日將夕,芳草萋萋謾相憶。滿地殘花送馬蹄,天涯目斷愁難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儔侶(chóu lǚ):伴侶,同伴。
  • 鬱郁:形容心情沉重、憂鬱。
  • 青雲隔:比喻地位懸殊,難以相見。
  • 驄毛駿馬:指駿馬,驄毛即青白色的馬毛。
  • 薜蘿(bì luó):一種植物,常用來形容隱士的居所。
  • 竹扉:竹製的門。
  • 酒酣:飲酒至酣暢的狀態。
  • 樽前:酒杯前。
  • 大隱金門:指在朝廷中做官,同時保持隱士的心態。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翻譯

山谷口夜來下了雨,我閉門不出,碧綠的苔蘚在門外生長得深邃。獨自居住,沒有伴侶,心情沉重,憂鬱困擾着我的心。

臺中的老朋友曾經相處得很好,分別以來不曾覺得地位懸殊難以相見。他騎着青白色的駿馬,穿着華麗的繡衣,飄飄然來訪山中的我。

山中的野人我獨自穿着布衣,十年來與故人的交往變得稀少。薜蘿覆蓋的深庭中,花徑開放,猿鳥的叫聲中,我等待着竹門的開啓。

他西遊不問路途的遠近,我們且喜在林間攜手一遊。幾次空望海上的雲,相逢時喜歡醉在杯中的酒。

酒酣時擊劍唱歌未完,酒杯前的別離思緒又匆匆涌上心頭。羨慕你能在朝廷中做官,同時保持隱士的心態,而我只能回到青山中。

山中寂靜,日將西沉,芳草茂盛,徒然相憶。滿地的殘花送別馬蹄,天涯的目光被阻斷,愁緒難以極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中隱士的生活與情感。詩中,王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自己對友人的思念以及對隱居生活的感慨。詩中的「谷口夜來雨」、「閉門碧苔深」等句,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後文通過對比隱士與友人的生活狀態,抒發了對友人能夠在朝中保持隱士心態的羨慕,以及對自己孤獨隱居生活的無奈和愁緒。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隱逸情懷與對友情的珍視。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