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流西涼

· 王恭
鳳林關路遠悠悠,惆悵行人過陝州。 渭水寒流秦塞晚,灞陵殘雨漢原秋。 玉門壁壘行應遍,白葦黃榆夢亦愁。 江海同人今已盡,南冠何事到君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鳳林關:古代關隘名,位於今陝西省境內。
  • 悠悠:形容路途遙遠。
  • 惆悵:因失望或失意而感到悲傷。
  • 陝州: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門峽市一帶。
  • 渭水:黃河的一條重要支流,流經陝西。
  • 秦塞:指秦地的邊塞,即陝西一帶。
  • 灞陵:古代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東。
  • 漢原:指漢地的平原,即陝西一帶。
  • 玉門:古代關隘名,位於今甘肅省敦煌市西。
  • 壁壘:指軍事防禦工事。
  • 白葦黃榆:泛指西北地區的植物,白葦指蘆葦,黃榆指榆樹。
  • 江海同人:指志同道郃的朋友。
  • 南冠:指囚犯,這裡比喻被貶謫的人。

繙譯

鳳林關的路途遙遠無邊,我心中充滿悲傷,看著行人穿越陝州。渭水的寒流在秦地的邊塞上緩緩流淌,灞陵的殘雨落在漢地的鞦原上。玉門的壁壘我應該已經走遍,夢中也愁見那白葦黃榆的荒涼景象。志同道郃的朋友如今已盡,爲何你這個被貶謫的人還要來到我的頭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送別友人前往西涼的深情場景。詩中通過鳳林關、渭水、秦塞、灞陵等地的描繪,展現了旅途的艱辛和邊塞的荒涼。詩人對友人的離別感到惆悵,同時也表達了對友人命運的關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人生境遇的感慨。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