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雲庵:位於深山中的寺廟或隱居之所。
- 巖扉:山岩上的門戶,指山洞或山間的房屋。
- 苔蘚:生長在陰溼地方的綠色植物,這裏形容路徑古老且少有人跡。
- 翠壁:青翠的山壁。
- 紅泉:紅色的泉水,可能是指泉水在特定光線下的顏色,或是含有礦物質而呈現紅色。
- 鳥道:鳥兒飛行的路線,形容山路險峻,只有鳥兒能飛過。
- 石林:岩石林立的地方。
- 精舍:僧人修行的小屋。
- 僧衣:僧侶穿的衣物。
- 三峯:三座山峯。
- 月出:月亮升起。
- 猿斷:猿猴的叫聲中斷,可能指猿猴因月亮升起而停止叫喚。
- 五粒松香:可能是指松樹的香氣,五粒可能是一種修辭手法,形容香氣濃郁。
- 鶴飛:鶴鳥飛翔。
- 千仞表:極高的山峯。千仞形容山峯極高,表指山峯的頂端。
- 瞭然:清楚明白。
- 心地:心境,內心的狀態。
- 發清機:啓發清淨的機緣或心境。
翻譯
在白雲深處,有一座舊時的山門,小徑上長滿了蒼蒼的苔蘚。青翠的山壁和紅色的泉水在鳥兒飛行的路線上分隔開來,石林中的小屋掛着僧人的衣物。三座山峯上,月亮升起時,猿猴的叫聲也停止了,五粒松樹的香氣中,鶴鳥在飛翔。今天我置身於這極高的山峯之巔,心境清晰,內心得到了清淨的啓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深山古寺的靜謐景象,通過「白雲」、「苔蘚」、「翠壁」、「紅泉」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三峯月出聞猿斷,五粒松香見鶴飛」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觀與動物活動結合,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諧之美的讚歎。結尾「今日置身千仞表,瞭然心地發清機」則體現了詩人在自然中尋得心靈淨化與啓迪的深刻體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