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居喜故人陳希召過仍送別雲

· 王恭
相思飛鳥外,海樹共春雲。 岐路誰知己,空齋獨見君。 故情猶戀戀,別思又紛紛。 相送無窮恨,壺山向夕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齋居:指在書房或靜室中居住。
  • 故人:老朋友。
  • 希召:人名,即陳希召。
  • 海樹:指海邊或水邊的樹木。
  • 岐路:分岔的道路,比喻人生的選擇或離別。
  • 知己:瞭解自己、與自己心靈相通的朋友。
  • 空齋:空蕩的書房。
  • 故情:舊時的情感。
  • 別思:離別的思念。
  • 壺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地的山。
  • 向夕曛:指向晚的餘暉,曛指日落時的餘光。

翻譯

在書房中,我欣喜地迎來了老朋友陳希召的到訪,但隨即又要送他離去。

思念之情如同飛鳥遠去,海邊的樹木與春雲共存。

在這分岔的道路上,誰又是我的知己呢?在這空蕩的書房中,唯獨能見到你。

舊時的情感依舊纏綿,離別的思念又紛紛涌上心頭。

相送之時,無盡的遺憾涌上心頭,我們一同望向壺山,直到夕陽的餘暉漸漸消逝。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書房中與老朋友陳希召相聚又分別的複雜情感。詩中,「相思飛鳥外,海樹共春雲」描繪了離別後的思念之情,如同飛鳥遠去,而海邊的樹木與春雲則象徵着不變的友情與時光的流轉。後句「岐路誰知己,空齋獨見君」則表達了在人生岔路口的孤獨與對知己的珍視。整首詩情感真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巧妙地抒發了對友人的深情和對離別的無奈。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