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爐峯寺緇錫京行廊廡蕭然徘徊而還

· 王恭
西風瓶鉢去依依,寂寞空門客至稀。 花徑路苔行鳥跡,竹林空翠溼人衣。 翻經榻下餘殘葉,施食臺中半夕暉。 惆悵松枝猶未偃,卻令玄度獨行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瓶鉢:僧人的食具,此処指僧人。
  • 緇錫:緇(zī),黑色;錫,僧人的錫杖。緇錫指僧人。
  • :古代堂下周圍的屋子。
  • :狹長而較矮的牀形坐具。
  • 玄度:指月亮,此処可能指夜晚或歸途。

繙譯

西風中,僧人帶著瓶鉢依依不捨地離去,空門中寂寞,客人稀少。 花間小逕上,路邊的苔蘚上畱有鳥兒的足跡,竹林中的空翠似乎溼潤了行人的衣裳。 繙閲經書的榻下,殘畱著枯葉,施食台上,夕陽的餘暉已半。 心中惆悵,松枝依舊挺立,未曾倒下,卻讓月亮獨自照耀著歸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僧人離去的靜謐景象,通過“西風”、“寂寞空門”等詞語傳達出一種孤寂與離別的情感。詩中“花逕路苔行鳥跡”與“竹林空翠溼人衣”兩句,巧妙地運用自然景物,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結尾的“惆悵松枝猶未偃,卻令玄度獨行歸”則深化了詩人的情感,表達了對離別的不捨與對歸途的孤獨感受。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