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庵

廣池高竹小茅庵,咒語頻宣義不諳。 久住僧衣偏借著,瘦容人擬是瞿曇。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ān):小型的寺廟或僧舍。
  • 咒語:佛教中用來祈福或驅邪的特定語言。
  • 頻宣:頻繁地念誦。
  • 義不諳:不理解其意義。
  • 僧衣:僧侶穿的衣物。
  • 偏借著:特意借來穿着。
  • 瘦容:形容面容瘦削。
  • 瞿曇(qú tán):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姓氏,這裏指代高僧。

翻譯

在一座小茅庵裏,池水寬廣,竹子高聳, 僧人頻繁唸誦咒語,我卻不懂其意。 他特意借來僧衣穿着,面容瘦削, 人們猜測他定是位高僧瞿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靜謐的僧侶生活場景,通過「廣池高竹」和「小茅庵」構建了一個清幽的環境。詩中「咒語頻宣義不諳」表達了詩人對佛教咒語的陌生感,而「久住僧衣偏借著,瘦容人擬是瞿曇」則巧妙地通過僧人的外貌和行爲,暗示其深厚的修行和身份。整體上,詩歌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僧侶生活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超脫世俗的寧靜與神祕。

王邦畿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貢。隱居羅浮。以詩名。有《耳鳴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