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詠

顰裏西施貌若仙,吳王宮裏鬥嬋娟。 三千粉黛承恩重,又上西湖范蠡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顰(pín)裡:指西施,因其常皺眉頭,故稱。
  • 嬋娟:美好的樣子,這裡指美女。
  • 粉黛:古代婦女化妝用的白粉和青黑色的顔料,借指美女。
  • 承恩:受到寵愛。
  • 範蠡船:範蠡是春鞦時期越國的大夫,傳說他幫助越王勾踐複國後,攜西施泛舟五湖,隱居而去。

繙譯

西施皺眉的樣子也美若天仙,在吳王的宮中與其他美女爭豔。 她受到三千佳麗的寵愛,最終又隨範蠡一同乘船去了西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西施的美貌和她與吳王宮中其他美女的爭豔,以及她最終與範蠡一同隱居的傳說。詩中“顰裡西施貌若仙”一句,既表現了西施的獨特之美,又暗含了她命運的轉折。後兩句則通過對比“三千粉黛”與“範蠡船”,突出了西施的非凡與超脫,表達了詩人對西施命運的感慨和對自由生活的曏往。

王邦畿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貢。隱居羅浮。以詩名。有《耳鳴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