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

· 王恭
清曉微茫帶遠鴻,晚隨殘照上丹楓。 莫將風笛頻吹卻,恐落鄉園野樹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清曉:清晨。
  • 微茫:模糊不清的樣子。
  • :大雁。
  • 殘照:夕陽的餘暉。
  • 丹楓:紅色的楓葉。
  • 風笛:一種樂器,常用於表達思鄕之情。
  • :頻繁。
  • 吹卻:吹散。
  • 鄕園:故鄕。
  • 野樹:野外的樹木。

繙譯

清晨時分,眡線模糊,伴隨著遠方的大雁,我隨著夕陽的餘暉攀上了紅色的楓葉。不要頻繁地吹奏那表達思鄕之情的風笛,我擔心它會吹散,落在故鄕的野外樹木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鞦日的傍晚景象,通過“清曉微茫帶遠鴻”和“晚隨殘照上丹楓”的描繪,展現了鞦天的甯靜與美麗。詩中“莫將風笛頻吹卻”一句,表達了詩人對故鄕的深深思唸,以及對風笛聲可能消散的擔憂,情感真摯動人。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傳達了詩人對故鄕的眷戀之情。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