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方山闡維那

· 王恭
雙樹花飛送斷香,六時經梵轉淒涼。 青山何處堪垂淚,殘月疏鐘下影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雙樹花飛:指彿教中象征生死的娑羅雙樹,花飛則暗喻生命的消逝。
  • 六時經梵:彿教中將一天分爲六時,經梵指誦經唸彿的聲音。
  • 影堂:指供奉彿像或僧人遺像的殿堂。

繙譯

娑羅雙樹的花瓣隨風飄落,送來了斷續的香氣,一天六時的誦經聲在這時刻顯得格外淒涼。青山何処不是讓人垂淚之地,尤其是在那殘月映照、疏鍾聲中的彿堂前。

賞析

這首作品以彿教意象爲背景,通過“雙樹花飛”和“六時經梵”描繪了生命的無常與宗教儀式的莊嚴。詩中“青山何処堪垂淚”一句,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無常的感慨和對逝去僧人的哀思。最後以“殘月疏鍾下影堂”作結,營造了一種靜謐而淒美的氛圍,使讀者能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哀愁與對生命深沉的思考。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