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南歸二首

· 王紱
情親不覺淚紛紛,頓足牽衣未忍分。 後累定知殃及汝,中年誰料苦從軍。 一身弓劍屯青海,千里關河望白雲。 汝母早亡遺幼弟,古來同氣汝曾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頓足:用腳跺地,形容非常悲痛或焦急。
  • 牽衣:拉著衣服,表示依依不捨。
  • 後累:後續的牽連或麻煩。
  • :駐紥。
  • 同氣:指有血緣關系的兄弟。

繙譯

情感深厚,不知不覺中淚水紛紛落下,我們跺著腳,拉著衣服,不忍分別。我預感到你將會受到後續的牽連,誰料到中年時我竟要辛苦從軍。我一身弓箭駐紥在青海,千裡之外的關河,我衹能望著白雲思唸。你的母親早逝,畱下年幼的弟弟,自古以來,你可曾聽說過兄弟間有血緣關系的情誼。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深切的親情和離別的痛苦。詩中,“情親不覺淚紛紛”直接描繪了因親情而自然流露的淚水,情感真摯。通過“頓足牽衣未忍分”進一步以動作描寫強化了離別時的不捨。後兩句則透露出對未來的憂慮和對過去從軍生涯的無奈,展現了生活的艱辛和對家人的牽掛。結尾提及早逝的母親和年幼的弟弟,強調了兄弟間血脈相連的深厚情感,增添了詩的哀婉和深情。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