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薜蘿(bì luó):薜荔和女蘿,兩種植物,常用於形容隱居或幽靜的環境。
- 迢遞(tiáo dì):遙遠的樣子。
- 簪佩(zān pèi):古代官員或士人戴的帽子上的裝飾物,這裏指代官員或士人。
- 玉壺(yù hú):玉製的酒壺,常用來形容酒器精美。
- 奧河(ào hé):詩中的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紅泉(hóng quán):形容泉水顏色鮮豔,或指溫泉。
- 翠壁(cuì bì):青翠的山壁。
- 茱萸(zhū yú):一種植物,古代重陽節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翻譯
薜荔和女蘿掩映的仙境般的地方,遙不可及,官員和士人們戴着簪佩,攜帶着精美的玉壺登臨此地。關隘的樹木在秋天的早霜中早早落下,奧河邊上,寒風中的笛聲與孤雁的叫聲交織。紅泉在翠綠的山壁間流淌,人們都陶醉其中,綠酒和黃花在傍晚時分更顯得必要。這樣的聚會,明年誰會是最健康的呢?我們將再次尋找山水之美,採摘茱萸。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日山水間的聚會圖景,通過「薜蘿迢遞」、「關樹早霜」、「奧河寒笛」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幽遠而略帶淒涼的氛圍。詩中「紅泉翠壁」、「綠酒黃花」則展現了自然美景與人文歡聚的和諧畫面。結尾的「重尋山水採茱萸」表達了對未來相聚的期待,同時也體現了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珍惜。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珍視。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
王恭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懷寄彭城朋好十首寇三 》 —— [ 宋 ] 賀鑄
- 《 嘉祐三年九月受命來嶺外七年十一月得請知濟州感恩顧己喜不自勝留詩四章以志歲月 其四 》 —— [ 宋 ] 李師中
- 《 月節折楊柳歌十三首正月歌 》 —— [ 明 ] 陳恭尹
- 《 甲子初冬宿直玉堂悽風小雨次日即承先帝晏駕之變距今二十年矣大忌前一日孤臣獨眠山庵景象正似當年挑燈危坐聞 》 —— [ 宋 ] 馬廷鸞
- 《 晚秋風雨 》 —— [ 宋 ] 張嵲
- 《 謝友人惠錦菊月下白菊二株三首 其一 》 —— [ 明 ] 黃仲昭
- 《 秋杪同人至東湖久憩歸過黃園飲於韓家園 》 —— [ 清 ] 胡承珙
- 《 雜興癸夘九月也 》 —— [ 明 ] 韓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