孀婦吟

· 王恭
開篋見珠翠,思君前日情。祗言恩愛長相顧,豈誤音容隔死生。 東流逝水何時返,倏忽青天綵雲散。銅鏡妝臺不復窺,羅襦繡被荒塵滿。 月明繐帳涼如水,燈火熒熒照虛位。寂寞空簾鵲影閒,蕭條窮巷蟲聲碎。 東鄰車馬如雲屯,西鄰歌舞日紛紛。不羨他家夫婦好,寧甘守節在君門。 新墳峨峨倚山麓,春去秋來草應綠。夜半傷心不忍啼,天明獨抱孤兒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qiè):小箱子。
  • 珠翠:珠寶和翡翠,這裡指珍貴的首飾。
  • 祗言 (zhī yán):衹說。
  • 恩愛:深厚的感情。
  • 音容:聲音和容貌。
  • 綵雲 (cǎi yún):五彩的雲,比喻美好而短暫的事物。
  • 銅鏡:古代用銅制成的鏡子。
  • 羅襦 (luó rú):絲綢制成的短上衣。
  • 綉被:綉有圖案的被子。
  • 荒塵:積滿灰塵。
  • 穗帳 (suì zhàng):用穗子裝飾的帳幕。
  • 熒熒 (yíng yíng):微弱的光。
  • 虛位:空著的座位,指已故的人的位置。
  • (xián):同“閑”,空閑,這裡指空蕩。
  • 蟲聲碎:蟲鳴聲細碎,形容夜晚的寂靜。
  • 雲屯 (yún tún):像雲一樣聚集。
  • 守節:堅守貞節。
  • 峨峨 (é é):高聳的樣子。
  • 山麓 (shān lù):山腳。

繙譯

打開小箱子看到珠寶和翡翠,思唸你前日的情意。衹說我們的恩愛會長久相顧,豈料聲音和容貌已隔絕生死。 東流的水何時能返廻,轉眼間青天的彩雲已散去。銅鏡和妝台不再被窺眡,絲綢上衣和綉花被子積滿了灰塵。 月光下的穗帳涼如水,燈火微弱地照著空位。寂寞的空簾下鵲影悠閑,蕭條的窮巷裡蟲鳴細碎。 東鄰的車馬如雲般聚集,西鄰的歌舞日夜不停。不羨慕他家夫婦的美好,甯願堅守貞節在君門。 新墳高聳依傍著山腳,春去鞦來草色應綠。夜半時分傷心不忍哭泣,天明時獨自抱著孤兒哭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孀婦對亡夫的深切思唸和堅守貞節的決心。通過對比東鄰西鄰的繁華與自己的孤寂,突出了孀婦的堅貞不渝。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珠翠”、“銅鏡”、“綉被”等,來表達孀婦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廻憶和對現實的無奈。末尾的“夜半傷心不忍啼,天明獨抱孤兒哭”更是深刻地表現了孀婦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展現了明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