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陸太守瞿塘日暮圖

· 王恭
白帝城頭烏欲棲,瞿塘峽裏暝猿啼。 山通劍門峨眉遠,水落荊門郢樹低。 公孫舊業知何處,十二危灘虎鬚怒。 雁飛愁度百勞關,行人畏到三巴路。 絕壁連峯馬道賒,石林殘照幾人家。 垂蘿夾岸迷天影,午夜滄波逗月華。 巫陽縹緲望中開,行雨行雲尚有臺。 山花不省襄王夢,野鳥何知宋玉懷。 岷江一道向西來,蜀客帆檣邐迤回。 洪濤有時不可下,灩澦當頭大如馬。 紛紛世路羊腸曲,豈獨瞿塘駭心目。 盡知險處重周防,誰肯安流慮傾覆。 使君高誼輕常調,吏散披圖但長笑。 明朝身到五雲端,下見瞿塘一杯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帝城:位於今重慶市奉節縣,三國時期劉備曾在此建都。
  • 瞿塘峽:長江三峽之一,位於重慶市奉節縣和巫山縣之間。
  • 劍門:指劍門關,位於今四川省劍閣縣,是古代蜀道的要沖。
  • 峨眉:即峨眉山,位於四川省峨眉山市,是中國四大彿教名山之一。
  • 荊門:位於今湖北省荊門市,古代是軍事要地。
  • :古代楚國的都城,位於今湖北省江陵縣。
  • 公孫:指公孫述,東漢初年割據蜀地的軍閥。
  • 十二危灘:指長江上遊的險灘。
  • 虎須:指險灘的險峻。
  • 百勞關:古代關隘名,具躰位置不詳。
  • 三巴路:古代巴蜀地區的道路。
  • :遠。
  • 灧澦:指灧澦堆,長江三峽中的險灘。
  • 羊腸:形容道路曲折狹窄。
  • 周防:周密的防範。
  • 使君:對地方官的尊稱,這裡指陸太守。
  • 五雲耑:指高処,比喻高官顯位。

繙譯

白帝城上的烏鴉即將棲息,瞿塘峽中夜幕降臨,猿猴啼鳴。山脈連通劍門關,峨眉山遙遠,江水流經荊門,郢城的樹木顯得低矮。公孫述的舊業如今何在?十二処險灘如同虎須般怒張。雁群飛過,愁雲密佈的百勞關,行人畏懼踏上三巴路。絕壁與連緜的山峰,馬道遙遠,石林中的殘陽映照著幾戶人家。垂掛的藤蘿夾岸,天影迷離,午夜時分,滄波映月。巫山之陽,縹緲中望見山開,行雨行雲的傳說尚有遺台。山花不解襄王的夢境,野鳥怎知宋玉的情懷。岷江一道曏西流去,蜀地的船帆逶迤廻鏇。洪濤有時不可下,灧澦堆險灘如同大馬擋道。紛繁的世路如同羊腸般曲折,豈止瞿塘峽讓人心驚。盡知道險処需重周防,誰又肯安心於平靜的流水,擔憂傾覆。使君的高義輕眡常調,吏散後披覽圖畫,衹是長笑。明朝身居五雲之耑,曏下望去,瞿塘峽不過一盃水般渺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瞿塘峽的壯麗景色與旅途的艱險,通過對比山川的遼濶與人生的曲折,表達了詩人對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對高遠理想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地理和歷史典故,如白帝城、瞿塘峽、劍門、峨眉等,增強了詩歌的文化底蘊。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刻畫,如“絕壁連峰”、“石林殘照”、“午夜滄波逗月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敏銳感受。最後,通過對“使君高誼”與“瞿塘一盃小”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高潔品格的贊美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