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道士茶歌

乳竇濺濺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 澗花入井水味香,山月當人鬆影直。 仙翁白扇霜鳥翎,拂壇夜讀黃庭經。 疏香皓齒有餘味,更覺鶴心通杳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乳竇:石鐘乳洞。
  • 濺濺:水流聲。
  • 綠塵:茶末。
  • 澗花:山澗邊的花。
  • 疏香:清淡的香氣。
  • 皓齒:潔白的牙齒,這裏指品嚐茶的人。
  • 鶴心:比喻高遠的心志。
  • 杳冥:深遠難見的樣子。

翻譯

石鐘乳洞中的水流聲響徹石脈,茶末如春江的綠色,令人愁思草草。 山澗邊的花兒落入井中,使得井水也帶上了香味,山月正對着人,松樹的影子筆直。 仙翁手持白扇,羽毛如霜鳥般潔白,夜晚在壇上拂拭,讀着黃庭經。 清淡的茶香在潔白的牙齒間留下餘味,更覺得心志如鶴,通向那深遠難見的地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西陵道士品茶的情景,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超脫的意境,展現了道士清靜寡欲、追求高遠的精神世界。詩中「乳竇濺濺通石脈」等句,生動描繪了自然景緻,而「疏香皓齒有餘味,更覺鶴心通杳冥」則深刻表達了道士內心的超然與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體現了溫庭筠詩歌的獨特魅力。

溫庭筠

溫庭筠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纔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爲“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