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篇
春色東來度渭橋,青門垂柳百千條。
長楊西連建章路,漢家林苑紛無數。
縈花始遍合歡枝,遊絲半罥相思樹。
春樓初日照南隅,柔條垂綠掃金鋪。
寶釵新梳倭墮髻,錦帶交垂連理襦。
自憐柳塞淹戎幕,銀燭長啼愁夢著。
芳樹朝催玉管新,春風夜染羅衣薄。
城頭楊柳已如絲,今年花落去年時。
折芳遠寄相思曲,爲惜容華難再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渭橋: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古代長安城北的重要橋樑。
- 青門:古代長安城東門之一,此處泛指長安城門。
- 長楊:古代長安城西的一種樹木。
- 建章路:通往建章宮的道路,建章宮是漢代宮殿。
- 遊絲:春天飄動的細絲,通常指蜘蛛絲或柳絮。
- 罥(juàn):纏繞。
- 相思樹:指柳樹,因其枝條柔軟,常被用來象徵相思。
- 金鋪:指華麗的門飾。
- 倭墮髻:古代女子的一種髮髻樣式。
- 連理襦:連理枝圖案的短衣,象徵恩愛夫妻。
- 柳塞:邊塞,因邊塞多植柳樹而得名。
- 玉管:指笛子或簫等樂器。
- 羅衣:輕薄透氣的絲織衣物。
翻譯
春日的景色從東方緩緩來到渭橋,長安的城門垂掛着千百條柳枝。 長楊樹西邊連着通往建章宮的道路,漢家的林苑繁多,難以計數。 縈繞的花朵開始遍佈合歡樹枝,遊絲半纏繞着相思樹。 春天的樓閣初日照耀南角,柔軟的柳枝垂綠掃過華麗的門飾。 寶釵新梳成倭墮髻,錦帶交錯垂掛着連理枝圖案的短衣。 自憐身處邊塞柳樹叢中,淹沒在軍幕之中,銀燭長明,夢中充滿愁思。 芳香的樹木早晨催動玉管奏出新曲,春風夜晚染薄了羅衣。 城頭的楊柳已如絲般細軟,今年的花落與去年無異。 折下芳香的柳枝遠寄相思之曲,爲了珍惜容顏難以再次保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日長安的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柳樹的柔美與春天的生機。詩中「春色東來度渭橋」一句,以東來的春色爲引,帶出了長安城的美景。後文通過對柳樹、花朵、遊絲等自然元素的描繪,營造出一種溫柔而富有生機的氛圍。詩的結尾處,通過「折芳遠寄相思曲」表達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透露出對時光流逝、容顏易老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唐代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細膩感受。